如何做好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
来源: 2016-11-15 09:58:59| 查看:次 猪场发生呼吸道病综合征多见寒冷、天气多变的秋冬与早春季节,呈地方性流行。猪群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日渐增多,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如何做好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及保障猪群安全健康生产?
一、做好“三管”工作
谚语言:“
是七分管三分养”,可见在养猪生产中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养猪场要从3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即可保障猪只的健康生长。
1、 管理好饲养人员
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与福利;学习技术,组织培训;饲养人员进出生产区要经淋浴,更换工作服、鞋、帽等;人员定向流动,不准串舍、不准随意带非生产物品及未经消毒的物品进入猪舍;搞好猪群的饲养、猪舍的卫生,观察猪群的状态,并作好记录;做好消毒、免疫与保健工作。
2、 管理好猪群
生产过程要数字化管理,技术操作要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猪群一律要分群隔离饲养(种公猪舍、后备母猪舍、配种妊娠舍、产仔舍、保育仔猪舍、肥育猪舍、隔离舍),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防止疫病交叉传播。当 1 批猪只全部出舍后,要及时清扫猪舍,安装好饮水器与料槽,修理好损坏的门窗、猪栏、猪圈、保温箱、天棚、墙壁、地面、通道及排污沟等,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2次,干燥后进行3次全面消毒,空舍2天后可引进下一批猪只。
3、管理好饲养环境
清除猪舍内外的各种污物、杂物、污水、杂草等,定期消毒,建筑沼气池,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猪舍每周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猪舍外环境每月清扫消毒1次,可选用1∶1 000卫康、1∶1 000 消毒威、1∶400 菌毒敌、1∶1 000 百毒杀、1∶200灭毒净、5%强力消毒灵、1∶400 抗毒威、1∶200农福、1∶300 碘酸等。改变养猪的生态环境,搞好防疫卫生各项措施的落实,才能保障猪只健康生长。
二、猪舍内要保证“三度”、保持“两干”、坚持“一通”
1、 保证“三度”
一是保证猪舍内的正常温度。猪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温度在诸多环境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只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 ℃,仔猪出生后为32~35 ℃,1周后为27~29 ℃,3周后为24~26 ℃;保育猪为22~24 ℃;肥育猪为17~22 ℃;后备母猪与妊娠母猪为22~25 ℃;分娩母猪为24~25 ℃,分娩后10天为20~23 ℃;种公猪为20~22 ℃。大猪怕热,小猪怕冷。温度过高易造成热应激,诱发高热综合征的发生;温度过低易造成冷应激,诱发呼吸道病综合征的发生,最终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与健康。温度适宜,猪只生长快,料重比最低。二是保证猪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4%~75%。三是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根据猪圈的大小放入猪只,仔猪每头需要有0.6~0.8米2的活动空间,肥猪每头要求为0.9~1米2活动空间,后备种猪每头要求为1.3米2活动空间,生产母猪每头要求为1.6米2活动空间,种公猪单栏饲养。
2、 保持“两干”
一是要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干净,二是要保持干燥,在干燥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不易繁殖,有利于防止病原体的扩散与疫病的发生。潮湿的环境不仅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造成疫病的传播,而且不利于猪只健康生长。
3、 坚持“一通”
猪舍内要常年坚持通风与空气自然流动,可减少空气中尘埃、微生物与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氮气等)的含量,有利于防止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猪舍内还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可促进猪的新陈代谢,加速骨骼生长( 妊娠母猪特别需要),并有杀菌、诱使母猪发情等作用。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