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忽略育肥猪的免疫,伪狂犬防控无从谈起

来源:新牧网 2015-11-07 11:15:31| 查看:

忽略育肥猪的免疫,伪狂犬防控无从谈起[/page]

  关于变异强毒株,我国已有多个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并分离到不同的毒株,他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毒力变强了。然而伪狂犬病毒(PRV)已被确认为是猪甲型疱疹病毒,也称奥杰斯基病病毒,为双链的DNA病毒。1902年匈牙利奥杰斯基Aujeszky首次报道而命名。



 

  迄今尚未发现抗原性不同的毒株,从世界各地分离的毒株均呈现一致的血清学反应,即只有一个血清型,只是毒力则有强弱之分,毒株的致病性有差异。


  作者认为伪狂犬病毒的变异导致的毒力增强只是出现疫情爆发的外因。当前尽管我国猪场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比例很高,但多数猪场仅采取一般控制措施,对疫苗选择的随意性大,未采取坚决的清除策略,gE阳性率居高不下,猪场内野毒有循环传播的机会。另外引种和生物安全措施不严,饲养管理缺失等因素,也助推了病毒的传播和循环。


  但是对猪场而言导致伪狂犬发病的内因是免疫不合理,出现免疫空白,免疫程序与疫苗特性不对称,商品猪不免疫或免疫剂量不足,没有阻断病毒的循环,导致中大猪野毒感染率居高不下,所以育肥猪的免疫漏洞也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正确反省和认识这些问题,伪狂犬的防控和净化也无从谈起。


  免疫忽略小猪防控存隐患


  由于之前伪狂犬控制一直很好,很多猪场出现侥幸心理,放松了对该病的免疫。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马春全调查发现,广东地区很多商品猪场首先出现疫情。由于猪苗来源的不确定性给猪场的伪狂犬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以前伪狂犬疫情控制较好,有些卖猪苗的猪场为了节约成本,只给母猪注射疫苗,导致小猪免疫方面处于空白状态。而商品猪场没有及时补打伪狂犬疫苗,容易被野毒侵袭。


  随着野毒阳性率升高,肥猪的排毒量增加,猪场感染压力增大,当大量强毒的扩散,使母猪群处于病毒高压下,抵御能力经受考验。当病毒高压突破母猪抗力,则出现以母猪流产,继而仔猪发病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伪狂犬问题,所以在临床案例中显示有些猪场母猪在一致高gB抗体的状况下,也有出现较多流产病例并伴随仔猪神经症状现象。


  梅里亚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徐苏标介绍说,当前伪狂犬病毒整体的感染压力在增加,整个猪场的阳性率非常高,特别是在肥猪阶段。由于生长育肥猪通常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与生长抑制的隐性感染,开始时临床症状不十分明显,容易被忽略。这使得伪狂犬野毒在中大猪和种猪持续感染排毒,在场内反复循环。


  所以对于猪场来说,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提高全场猪只对伪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包括提高猪只的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力),另一方面尽最大的努力降低猪场的感染压力,阻断猪场内野毒循环是关键(公猪-母猪,母猪-母猪,母猪-肉猪,肉猪-肉猪,肉猪-母猪之间的传播),最好建立gE阴性猪场。


  育肥期的免疫漏洞不可忽视,所以仅仅母猪免疫高效价疫苗,而小猪不免或随意性免疫,是无法阻止猪场病毒的循环而无法降低猪场的感染压力。那么如何诊断育肥期的感染压力,在母源抗体消失之后(即16周龄后)检测gE抗体,是检测猪场育肥猪野毒感染情况最经济的方法。


  据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宋长绪分析,传统上华南地区的伪狂犬的疫苗免疫是公母猪免疫多次,小猪在60-70日龄免疫一次,北方很多地方很多年实施的措施是只免疫公母猪,不免疫小猪,所以这次伪狂犬的大流行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等不同,首先发源自北方,而后向南方传播。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不合理的免疫程序可能是导致伪狂犬再次爆发的重要原因。


  毒株变异致毒力增强,需科学选择和使用疫苗


  马春全认为伪狂犬病之所以再次流行起来是由多方面的,既有观念问题,也有毒株变异原因。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育肥猪 伪狂犬 疫苗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