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后的生猪产业 未来出路在哪儿?
来源:山西农民报 2016-03-30 09:34:29| 查看:次
我国猪业结构正在从散户多、规模越大数量越少的传统从业者的“金字塔”式结构快速转变为以家庭和中小型养猪场(户)占主体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式从业结构,年出栏300-3000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养殖成为中国猪肉供应主体。
猪业旧模式面临挑战
服务体系低效。服务企业没有从养殖场(户)本身角度全面考虑,做的都是点的服务,而不是面上和系统化的服务。这种畸形的服务模式,导致服务企业难、养殖场(户)对接难、行业效率低,直接推高了养猪成本。初步估计,养猪服务体系可提升效益空间为生猪至少60元/头。
养殖生产体系低效,有三个原因。一是多重角色导致效率低下;二是非人性化管理导致效率低下;三是资源运行低效。仅据此三项估计,出栏生猪效益浪费了至少80元/头。
猪业新结构孕育
1、从业主体更加明确。
经历了2013-2014年的低价洗礼后,受资金、价格、环保、技术等多重挤压,散户并没有在“手工作坊式精细化养殖”方面找到出路,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养殖成为中国猪肉供应主体。
2、主导品种有所调整。
传统养殖的主导品种为杜长大三元,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以有地方黑猪血统的土三元作为主导品种,品种来源以自主留种为主。当前,这种主导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养殖的专业化,养殖水平稳步提升,养猪场(户)逐渐开始放弃了自留母猪的传统,选择从正规种猪场引进二元母猪,以生产纯正的杜长大三元商品猪。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