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猜”猪价的“绝招”,预测春节前猪价行情
来源:互联网 2016-10-20 09:58:35| 查看:次 一、猪价不能仅靠技术性分析
最近猪价看起来扑朔迷离,朋友圈里很多人向我咨询猪价。其实我既不养猪,也不是屠宰企业的,甚至是跟猪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好事”,经常忍不住瞎评论一番,凑巧有几次瞎猫碰上死耗子,被很多朋友认为我对这个东西很有研究,其实不是,只是对猪价的趋势有一些自己独立的看法而已。
猪价这个东西很难预测的准,甚至比股市还难,所以,在中国,所有的预测只能算是猜测,顶多是猜测的角度、思路和逻辑不一样而已,国内“猜测”猪价的有几个高手,但大多数都是起哄,博眼球而已。
“猜”猪价有风险,“险”在不确定因素很多,而且,白字黑字,难以抵赖。“猜”猪价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你要天天跟踪猪价,你要大量了解关于存栏、疫病、消费、饲料价格、国家政策、进口数量、养户心理,等等因素,而且,仅仅做技术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农业部宣布9月份能繁母猪降至6年来新低,是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那么,能繁母猪那么少,国内供应量一定少,又怎么会导致近一个月的连续下跌呢?又有人时候进口猪肉是罪魁祸首。而进口猪肉约1000多万头,与年出栏6亿头相比,实在不足以引起供求的巨大变化,所以,进口猪肉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二、猪价和饲料成本没有直接关系
有人说,猪价和饲料价格关系很大,这是胡扯。2014年和2015年饲料价格很高,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猪价高吗?很低,亏得惨不忍睹。而今年玉米跌到10年最低,豆粕也下降了很多,饲料价格连续下降,但猪价却创下历史新高。所以,饲料价格和猪价没有直接关系。2016年甚至相反而行。这看起来十分矛盾,其实不然。所以,“猜”猪价的时候,先把这个因素排除掉。
三、猪肉的金融属性
有人说猪价是由供求平衡决定的,这话说的对,但不完整。属性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属性决定价格,什么意思?这个东西是不是一定要吃,不吃不行?如果不吃不行,那就是“刚需”。但即使是刚需,可能还会有别的属性,比如“金融属性”,有没有人炒它?以大豆为例,大豆做成豆粕,然后用来做饲料,但大豆现在的金融属性很突出,一群玩资本的在炒它,所以,你不是跟农民玩,而是跟那些基金在玩,你得研究它们。
生猪,显然也有一定的金融属性,有人在炒它。
我说个例子:温氏、牧原、雏鹰三家都是养猪的上市公司,但雏鹰的股价原来很低,去年跌了很多,惨不忍睹。但现在很高。是因为雏鹰这个企业一下子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提升了吗?不是,因为它养猪,现在猪价不错,这就是一个炒的题材,现在把股价炒上去了。很多人看信息不看来源,跟着盲目相信、瞎传播,结果自己被套了。
大家想,谁在炒养猪上市企业?玩股票的,证券公司,它们拼命地发布猪价要涨的消息,股民一看未来有钱赚,都去买养猪上市企业的股票,股价疯长,对谁有好处?证券公司。所以,证券公司是瞎扯,是为了有人接盘,证券公司很多的消息是放烟幕弹,信的都是傻瓜。
再说双汇,双汇是个玩资本的老手。双汇注册地在哪里?我给大家看这样一个信息:“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双汇在香港的上市主体和A股的上市主体是不同的。香港上市主体全称是万洲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万洲国际”),是一家注册地在海外的公司;A股上市主体全称是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汇发展”),注册地在河南漯河。万洲国际是双汇发展的间接母公司,双汇的投资人如鼎晖、高盛、新天域、淡马锡以及管理层的持股公司雄域投资等并没有直接持有双汇发展的股份,而是直接持有万洲国际股份,万洲国际上市后,这些投资人才可以抛售掉手中的股份而变现退出。”,什么概念?双汇的投资人如鼎晖、高盛、新天域、淡马锡都是玩资本的,股价越高,它们赚的越多。
双汇的母公司是“万洲”,它有个股东叫“淡马锡”。现在我来普及一下“淡马锡”,看看是什么来路?淡马锡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经营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联企业的股权。目前,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着23家国联企业(可视为其子公司),其中14家为独资公司、7家上市公司和2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类大小企业约2000多家,职工总人数达14万人,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占全国GDP的8%左右。不说了,再说就说多了。总之,大家知道,养猪企业只要上市,就有资本的手在里面操纵股价,它们当然希望股价高,要放利好消息,会涨、会涨、会涨........
四、“猜”猪价的两个主要的关注点
中国做猪价预测缺乏大数据支持,因而只能是“猜”,灵不灵要看谁的道行更深了。我教给大家几个“猜”猪价的方法,没那么复杂,但往往很有效。大家一定要关注两个方面。
1、供求关系
现在问题来了,消费者的需求基本上都知道:夏天天热,吃的少;学生放假吃的少;冬天天气冷吃的多;南方做腊肉消耗的多;节假日消耗的多。这个大家都会预测,但为何今年都预测国庆节会大涨,结果暴跌了呢?
我跟大家说,我们能看到的统计结果没有一个可靠的,谁说他的可靠我可以和他公开辩论,输了我认账。你的数据来自哪里?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几个国家有关部门的都对不上账,这是公开的秘密。所以,你只知道什么时候消费者消费多,但你不知道供应量有多大?
那怎么办?没办法了吗?我们用最简单的办法:看出栏猪体重,如果体重过高,说明压栏,这就是风险,因为供应量可能随时会上去。
上半年的猪价有一次下跌,就是和“牛猪”有关系,“牛猪”多了,屠宰企业才有机会压价,都是小猪,压个屁啊,根本压不下来。屠宰企业盯着呢,盯着机会。
所以,我几次成功地预测是和经常到现场看有关,看超重猪多不多,如果是普遍现象就麻烦了。如果屠宰场收购的猪体重偏低,恭喜你,可以慢一点出栏。当然,这只是参考条件之一。
2、供求博弈
我这里说的供求博弈,不是卖肉的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博弈。单独的消费者和散户差不多,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最近猪价跌了不少,但肉价只是下降了一点点,为什么?消费者没有话语权,你不吃,屠宰场减少屠宰量,就是不降价。其实,猪肉价格降一点有好处,消费者多吃一点,需求就多了。猪肉如果涨到40块一斤会怎样?消费会大大受到抑制,大家吃鸡、吃鸡蛋、吃鱼、吃羊,会少吃猪肉。
我这里说的博弈,是养猪人和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作为商业规则,屠宰企业属性的是企业,自然是以赢利为第一要义。卖得贵、但买得便宜就赚得多,所以,一直在找压价的机会,关键是养猪人给不给它这个机会。其实,今年养猪人干得不错,一直利用互联网在抬价,本来猪价不会那么高,硬是生生的把价格给抬上来了,第一局,养猪人胜了。但坏就坏在养“牛猪”上。
猪价高了,养“牛猪”的也多了,二次育肥开始出现。很多人买220斤的猪育肥,我一看坏了,写了两篇文章《我对猪价高峰期的八个担心》(6月3日)、《猪价,会不会引来意想不到的“踩踏”?》(5月27日)。我跟大家讲,前20天的猪价暴跌,就是“踩踏”的结果。这一轮,屠宰企业胜了。
这次猪价暴跌的导火索是什么?首先是西南地区的集中出栏,屠宰企业看到机会,开始压价。然后东北农忙结束,又发生了口蹄疫,有些人怕疫病损失,又集中出栏。这一南一北同时出现,就完了,屠宰企业开始尝试性压价,发现还是有人卖猪,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掉。这个时候,很多的养猪人一看,一直跌啊,这是猪价进入下行通道了,赶紧卖吧,不卖价格更低。引发恐慌,集中“踩踏”,猪价终于一泻千里。
猪价暴跌还有什么害处?零售商不敢压库,进多少卖多少,传导到屠宰企业也不敢压库,这样,又导致屠宰量下降,屠宰量下降,猪贩子收猪少了,压跟着压价,引发进一步的恐慌。这就是博弈,养猪人没有组织,而屠宰企业之间则有默契,是没有组织的组织。所以,没有组织的博弈是自发的,容易被各个击破,这个国外有差别,中国真正厉害的全国养猪协会没有,没有人张罗这事。
五、猪价后市如何?
这我还得“猜”,只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后果自负,不喜欢的删掉“谋易智造”的订阅,别骂人。
1、供应量并没有大量增加
根据我的了解,部分地区的能繁母猪的确在下降,比如陕西,这个情报比较可靠,而且牛猪也不多了,不具备大跌的因素。
2、猪价已经进入下行通道
虽然前一段时间猪价跌了不少,但养猪盈利情况依然不错。说亏的,主要是买千元仔猪的这些人,这个成本高。而自繁自养的则还有600元左右的利润。大家想一想,你花1000块钱买仔猪,是二道贩子,已经被人家大大的挣一笔了,你亏了,不代表行业都亏。很多人对现在的猪价是比较满意的,要获利了结,不打算扛价了。
3、目前是“超跌反弹”
我个人认为,现在是超跌反弹,不会维持很久,自繁自养的,差不多就出手,要学会变现,不要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贪婪,永远是商场大忌,不要总想着在最高位出手,最高的前面就是下跌,一夜之间的事,怎么好把握?
4、春节,最后一次博弈
有人问:春节猪价会如何?按照道理,春节价格应当是上涨,除非突击进口猪肉。但这只是我们的理想而已。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下跌,猪价又持续高位那么久,大多数人对后市信心不足,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手。一旦春节价格不如预期,甚至有较大的下跌就会迎来新一轮的踩踏。如果是我,就是等春节行情,也会密切观察,不会等到春节跟前才出手,那时候就玩了,最好不要把宝压在最后一班车上。
炒股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利好出尽,就是利空!”,如果利空,极有可能引起踩踏,迅速进入下一轮低谷。因为到5月份之前,再也没有利好了。中共和国民党的最后一战,其实在突破长江防线就结束了:当南京丢了,蒋介石那么多大军,根本没打一场像样的账。
人心溃了,猪价便守不住了,因为,已经没有博弈的心理基础了。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