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行业经过这两年的高价位运行,高价位的势头明显已经衰落,不管原因是养猪的多了也好,外国猪肉进来也好,价格就是降低了,也就是我们说的猪周期来了。
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现象是形成价格周期性运作的根本行原因,经济学最基础的原理 就是价格与价值的波动关系。当一个产品多了,价值就低了,稀少了,价值就高了,就这么简单。
对于猪价,国家是有政策调控的,比如偶尔的一定量的储备肉投放,当然投放量还是控制的,要不然猪价一定就落下来了。还有环保,拆了那么多猪场,猪价不高才怪。但现在,即便是储备肉投放控制,即便猪场拆迁,猪价还是下来了,我们不得不重视。
毛猪价低了,屠宰企业的利润估计也不会高,所以有进一步压价的可能。而就在此时,价格低了,引起养猪人的心理恐慌,就想是不是行情到此为止了,就赶紧抛售,哪怕只有一百七八十斤,也要卖了再说,生怕这样的价格一去不复返。
由于我们现在养猪生产分散、猪场众多,普查困难。养猪的和地方相关部门工作合作不完善,没有建立的监测预警机制,以销定产难度比较大。所以猪周期很难解除,几乎是一个魔咒。
想要破解“猪周期”,归根揭底要促进产业升级。两点即可破解,一是集中养殖,比如,一个省份就一家猪场,肯定没有猪周期。二是,差异化生产,比如你生产这个品牌,我生产那个品牌,猪肉不一样,价格不一样也在情理之中。
某位养猪人语重心长的说,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有人血本无归,有人丰衣足食,只能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没有智慧,而又不勤奋学习,并且自以为是的话,这个丰衣足食的人赚的钱一定就是他的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