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日全国外三元为13.77元,相比昨天下跌了0.08元。就6月份猪价走势来看,在保持了半个月的上涨之后,猪价在6月16日开始出现了下调,截至目前,已经是连续3天的下调。并且这3天李,猪价下调的幅度在0.06-0.08元,不少猪友担心,生猪市场是否已经发生变化,要从缓慢上涨,转入快速下跌?
从6月16日-6月18日,全国外三元均价已经出现了连续三天的下调。根据猪易通数据显示,截至今天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3.64元,相比昨天下调额0.08元。原本在6月15日的时候,全国外三元均价在13.84元,与踏上14元大关,仅差临门一脚。当下这个节奏来看,猪价距离14元又渐行渐远。
近三天下调的省份逐步增多
拉长整个6月的走势,6月份一直都伴随着屠宰企业的压价,就全国来看,东北,仍旧是6月份猪价走势的先锋。并且,6月份的白条肉价格已经是近两年的低点,这样的背景下,屠宰企业面对6月份的上涨一直都是坐立难安。
从6月初开始到6月中旬,屠宰企业压价都未能成功。一直到近几天,全国大部分省份猪价由红转绿,是猪多了?还是需求减少了?
都不是。
4月22日-4月31日、5月14日-5月27日形成了出栏小高峰。通常情况下,生猪出栏高峰,往往伴随着猪价的下跌。但实际上,有时候出栏的小高峰实际是屠宰企业加大收购量,这时候伴随着的,是猪价的好转,为端午节前的备货。
在5月13日-5月27日的时候,大部分屠宰场的收购量都出现了一个收购小高峰。
就价格上来看,这两次出现高峰带来了猪价的好转,猪价在这个期间均出现了短暂的平稳。
随着出栏指数的增长,猪价往往是呈现下行的状态。主要的原因是,在屠宰场不存在来自消费市场的猪肉供应压力的时候,屠宰场的收购价格与生猪出栏呈现明显的反相关。
那么,在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再看当下的供应市场情况。
2017年上半年全国能繁母猪、生猪供应同比去年有所增长,不同省份的增长程度不同。在不考虑大猪、牛猪的情况下,当下的生猪供应能力是低于2015年同期的。并且,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持续下跌之后,当下生猪的供应,包括猪肉,并不过剩。
然后看需求。很普遍的观点是,当下是夏季,猪肉的消费能力是一年中最差的时候。
可以看出,对于屠宰场而言,第三季度,也就是7-9月,往往为一年中屠宰量最低的时候。但是也有例外,比如2012年、2016年。
的确,屠宰场在第三季度的时候,屠宰需求最弱,但是猪肉的上市量,与屠宰场的屠宰量并不一致。
按道理,屠宰场的收购屠宰趋势,与猪肉产量,也就i上市量应当是一致的。但是从猪肉产量上看,第二季度是年度的淡季,而第三季度,猪肉上市的量并不是最低。
对于屠宰场而言,很多时候会选择在第二季度做库存,第三季度销售。
对于双汇而言,原材料60%以上的比重都是生猪,基本可以看做是猪肉的储备。当然,这其中包括国内猪肉、进口肉。
在2013-2105年这三年,猪价第二季度较低的时候,双汇的原材料也储备也较为充足。而到了2016年中,储备量明显下降。
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对猪肉的消费影响最直接的,是猪肉的价格,而不是温度。
就7月同比来看,气温差不多的背景下,屠宰量的差异却是从1491万头到1874万头。
很明显,屠宰量与猪价,呈现反相关。
那么,在今年猪价、猪肉价格这么低的背景下,今年夏季的猪肉消费如何?再次援引双汇的说法,双汇在6月9日的时候曾表示,目前猪价保持较低的水平,对终端肉类消费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目前生鲜品销量快速提升。也就是说,即使夏天相对其他季节来说是猪肉消费淡季,但是因为决定猪肉消费最重要的是价格,在当下价格还比较低的背景下,猪肉的消费还是有保证的。注意,这里说的是,同比往年7月,消费是有保证的,而不是跟春节或者冬天相比的啊。
那么,最后,供需看完了,回到价格上。
为什么说,猪价后期不存在大跌的基础?
每年夏天都是这么过,每年大学都放假,就生猪价格上来看,除了去年2016年7月猪价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其余年份,并没有出现。
并且,今年上半年的走势,与2012年高度重合。并且,这两年都是经历了2011年、2016年大涨之后的第二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并不完全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