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依然有利可图
虽然纵观整个6月份,猪价呈现一种小幅震荡上涨的态势,在持续下跌了四个多月后走出了一波强势姿态,但生猪价格的小幅上涨,除去降雨天气多发和大学校园放假等因素,更大的可能是连续下跌数月的小幅反弹。
实际上,自2016年起,本轮“猪周期”已开始进入猪价下行通道。第一创业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怀军认为,“总揽2001年以来肉禽类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我们正处于第四个‘猪周期’的尾端。本轮‘猪周期’见底时间应在半年以后,即今年年底左右。”
四川一位从事生猪收购多年的商人张大龙告诉时代财经:“今年猪价不行,越来越低,平均1斤不到七块钱,这价格比去年相差一大截。”
不过,从猪粮比来看,生猪养殖依然有利可图。李怀军认为,目前7.0-7.5的猪粮比(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远高于5.5的历史经验盈亏平衡点。并且,从历史经验来看,猪粮比的低点相较“猪周期”的低点都要滞后两年左右。如2008年5月和2012年10月都是“猪周期”的低点,而猪粮比的低点则出现在2010年5月和2014年4月。
另外还有一个确保盈利的因素,今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都创出历史新低。据农业部最新存栏数据,5月生猪存栏量为35556万头,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4.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604万头,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4.1%,与2012年相比下降幅度在25%左右。
该拿什么拯救你“二师兄”?
据观察,近年我国猪肉和牛肉进口量都出现暴发式增长。
2014年全年进口猪肉总量为56.4万吨,2015年几乎增加了一倍,为84.9万吨,2016年又翻了一倍,激增到162万吨。
与此同时,2016年我国进口牛肉同比增长22.4%,数量从49万吨增至57.98万吨,扩大了牛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
李怀军表示,洋猪肉的入侵对国内养猪业存在实质性的冲击。
专家们指出,不论是无形的“猪周期”作祟,还是进口猪牛肉的冲击造成猪价下跌,我国养殖业都必须提升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这样既能节约人工成本,还能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养殖效益。
“尽管改革初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对降低成本的作用影响极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