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2017年9月份,生猪价格始终在7元到7.5元之间波动,与去年金猪行情形成明显区别。但是另外一方面,部分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其投入养猪业的资金超998亿元,新增养殖规模超6250万头。
△猪场动力网不完全整理各企业1——8月份发布的养猪投入计划
需要说明的是,998亿其实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概念,因为还有部分企业并未透露其具体的投资金额,但这将近1000亿元的投入已足够惊人:2016年,我国整个猪肉市场规模大约为1.4万亿,1000亿的投入能占到其1/14;新增的6250万头生猪产能更不容小视,2016年,我国因为环保禁养减少生猪产能数量为3600万头,目前来看,新增产能的速度明显超过禁养减少的速度。
1投资区域主要在哪?
2016年,农业部发布《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把全国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大区域模式。
正是在这个规划的引导下,我们发现养殖集团们的扩张区域基本集中在潜力增长区和重点发展区,重点集中区域在东北四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南部分省市(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以及陕西、山西、新疆等部分适度发展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已经鲜有养猪规划的发布。
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养猪集团的扩张“精准扶贫”密切相关,其扩张区域基本属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亟需项目和资本,而养猪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脱贫攻坚,破解“三农”问题,还能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到多方共赢的的效果,因此受到这些地方政府的亲睐。如牧原股份,在选址布局之时,就前瞻性的布局贫困县,目前公司所设子公司中有32个位于贫困县,这样能够在解决土地扩张难题的同时,还能助力精准扶贫。
2哪些企业最活跃?
养猪业每一轮的上涨周期都能吸引大量资本的进入,如2011年前后的大量外行进入养猪业,而纵观本次养猪热,除了温氏、牧原等养猪集团一如既往地扩张之外,以新希望、大北农、海大、正邦、华西希望等为代表的饲料企业也正在借势扩张,其势头甚至超过养猪集团,来看几个饲料企业的养猪计划。
△部分饲料企业巨头的养猪规划
在饲料企业发布的养猪规划中,大北农以及正邦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其目标分别达到6000万和5000万,大有和温氏一争高下的势头。另外,"希望系"在这股扩张潮表现得格外活跃,如新希望在今年年初就表示,已经完成了在全国年出栏900万头产能的投资布局,预计在2020年实现出栏1000万头。
而其同门华西希望、东方希望也在疯狂布局生猪养殖项目,养殖规模同样不可忽视,如今年3月份,东方希望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投资了75亿元布局生猪产业化项目。
3养猪巨头们的规划到底靠谱吗?
显然,在政策和环保的助攻下,中国养猪业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空前加速,那这是否意味着中小猪场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呢?我们认为,显然还为时过早。
首先,我们发现,前面提到的养猪企业、饲料企业中,除了牧原是自繁自养之外,其他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的扩张,但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要求都很高,这显然不是新入行养猪企业的优势。
另外,公司+农户对于企业的风险其实很大,当猪价跌破成本线,如出现2013、2014年那样的低迷行情,有多少企业能够扛得起这样的亏损。
最后总结一句话:在猪价进入下行周期的时候,从来都不是以规模论英雄,而是成本,想养猪,有钱不一定就能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