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业内深度研究:民猪与其杂交猪育肥性能差异的研究   

来源:知网平台 2018-01-17 15:55:04| 查看:

 
  猪的育肥性能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性状,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东北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 抗寒、耐粗放饲养) 等优点,肉质鲜美。但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下,其生长速度( 平均日增重500g 左右) 、饲料报酬( 料重比为4∶ 1) 、瘦肉率( 45% ~ 48%) 较低。经过长时期的试验研究,用“洋猪”与东北民猪杂交可达到互补作用。既改进了洋猪的繁殖性状及肉质,又提高了东北民猪的饲料报酬、日增重和瘦肉率。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使国外引入品种与中国地方品种猪的优势互补的方法,提高中国地方猪种的育肥性能,使其既能发扬中国地方品种的肉质鲜美、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点,又能发挥引入品种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的特点,从而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效率,创造更高的利润。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猪群
  
  供试仔猪均为兰西县种猪场2014 年秋产仔猪。不同品种所产的仔猪管理方式和饲喂程序大体一致,饲料也相同。日粮与喂量: 实验仔猪在断奶后到实验开始前饲喂全价颗粒料,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自动饮水器给水,猪栏每日清扫2 次,所有供试仔猪均按该场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
  
  ①数据采集
  
  调查2014年兰西县种猪场秋产仔猪,选取民猪、杜民、杜民杜民、大杜民等四个品种,各品种仔猪的初始体重平均为22~25kg。
  
  ②测定指标
  
  测定指标有四项:初始体重至60kg体重日龄、初始体重至60kg体重用料、60kg体重至100kg 体重日龄、60kg体重至100kg体重用料。平均日增重= ( 60kg体重- 初始体重) /饲养天数或( 100kg 体重- 60kg 体重) /饲养天数;料肉比=平均日增重( g) /耗料重( kg) 。
  
  (二)称量方法
  
  用电子称称量实验仔猪的初始体重,确定其平均窝重在22~ 25kg之间。按照500g /d 的生长速度推算其达60kg 体重时的天数,记录其达到60kg体重时的日龄和所用的饲料量; 按照700g /d 的生长速度推算60kg体重~100kg体重。
  
  (三)数据统计
  
  应用SPSS10.1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比较。
  
  二、结果与分析
  
  ①各品种仔猪初始情况比较
  
  各品种仔猪除杜民外,其余不同品种仔猪的初始体重均在22~25kg范围内,符合实验要求。由图1 可见,从出生体重至初始实验体重,民猪的生长期最长,为98. 7d;杜民杜民的生长期最短,为75. 5d。从出生体重至实验结束体重,民猪的生长期最长,为249. 76d; 大杜民的生长期最短,为203. 23d。从初始实验体重至实验结束体重,民猪的生长期也最长,为151. 00d,杜民的生长期最短,为126. 67d。不同品种间不同阶段生长期差异显著( P < 0. 05) 。
  猪的育肥性能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性状,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东北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 抗寒、耐粗放饲养) 等优点,肉质鲜美。
  图1 各品种仔猪初始实验与实验结束情况比较
  
  注: 1 为民猪; 2 为杜民; 3 为杜民杜民; 4 为大杜民。
  
  ②不同品种仔猪不同阶段日增重比较分析
  
  由表2可见,从实验初始体重至60kg 体重,民猪的平均日增重最小,为509. 12g; 大杜民的平均日增重最大,为631. 68g。从60kg体重~ 100kg体重,民猪的平均日增重最小,为531. 45g,大杜民的平均日增重最大,为610. 44g。不同品种间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大大减少了种公羊的饲喂量,虽然种公羊每日饲喂饲料成本、人工成本较高,但综合全年考虑每只母羊的配种成本为64. 94 元,宏阳的自然交配技术每只母羊年配种成本为108. 35。人工授精技术较自然交配技术每只母羊年配种节约成本43. 41 元,对于有2500 头繁殖母羊的羊场,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即可增加效益108525 元。
  
  在配种用时上,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羊配种时间只要几分钟,而自然交配技术每头母羊所用时间为20 天,人工授精较自然交配技术大大节省了时间,从而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猪的育肥性能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性状,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东北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 抗寒、耐粗放饲养) 等优点,肉质鲜美。
  图2 各品种仔猪不同阶段日增重比较分析
  
  注: 1 为民猪; 2 为杜民; 3 为杜民杜民; 4 为大杜民。
  
  ③不同品种仔猪不同阶段料肉比比较分析
  
  由表3可见,从实验初始体重至60kg 体重,民猪的料肉比最小,为1. 89; 大杜民的料肉比最大,为2. 87g。从60kg 体重~ 100kg 体重,民猪的料肉比最小,为2. 46,大杜民的料肉比最大,为4. 04g。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P < 0. 05) 。
  猪的育肥性能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性状,是反映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东北民猪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 抗寒、耐粗放饲养) 等优点,肉质鲜美。
  图3 各品种仔猪不同阶段日增重比较分析
  
  注: 1 为民猪; 2 为杜民; 3 为杜民杜民; 4 为大杜民。
  
  三、讨论
  
  通过实验可见,民猪生长速度较慢,无论是60kg 体重还是100kg 体重时的平均日增重均低于杜民、大杜民和杜民杜民。大杜民的平均日增重最高,符合杂种优势理论。杜民和杜民在60kg 和100kg 体重时的平均日增重不稳定,这与性状分离有关,主要限制因素是样本量较小,不能剔除有性状分离的个体,使性状得到很好的固定。在60kg 和100kg 体重时民猪饲料报酬最低,这与其生长速度最慢是符合的;饲料报酬最高的是大杜民,这与其生长速度最快是相一致。杜民杜民的饲料报酬要稍高于杜民,杂交猪的后代可以继承其父母本的优良特性,并能超过父母本,使其优良特性固定到下一代。
  
  综上所述,在以民猪为对照组,以含有民猪血的杂交猪为实验组的育肥实验中,民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均低于二元杂交的杜民、三元杂交的大杜民和横交固定的杜民杜民。这说明我国的地方品种虽然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其种用价值较高。但是在以追求生长速度的商品社会,其较慢的生长速度和较低的饲料报酬又是限制其种用价值的因素。为了保护我国的地方猪种,充分发挥我国地方猪种和国外引进猪种的特性,开展了国内地方猪种和国外引进猪种杂交种实验,但是只是一味的杂交并不能改变地方猪种的缺点。因此,又开展了横交固定实验,用以培育我国自己的优良种用猪种。
  
  四、结论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能提高湖羊受胎率1. 54%,应用人工授精技术的羊场种公羊饲养量较少,虽然在种公羊饲喂成本上,技术人员工资成本上高于自然交配羊场,但总的母羊配种成本较自然交配技术节约43. 41 元,并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五、关于推进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的建议
  
  我国现在肉羊养殖量逐年上升,个别地区有赶超生猪养殖之势。人工授精技术在生猪、奶牛等养殖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用范围较广,在肉羊场的应用还需要推进。
  
  (一)完善适宜本地操作的羊人工授精技术
  
  养殖场应用人工授精技术,需要一套完善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流程,技术推广部门或养殖企业结合本地养羊实际情况,制定操作简单规范的技术流程。
  
  (二)建立完善人工授精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畜牧兽医体系服务队伍,构建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猪、牛的人工技术普及下,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村级防疫员等部分具备了人工授精操作技能,可将这些技术人员纳入推广体系。
  
  二是目前,规模养殖场具有优良种公羊,一些散养户没有优良种公羊,可将具有优良种公羊规模场纳入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体系,在不影响其自身生产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优质种公羊精液。
  
  三是通过国家推广猪牛人工授精技术,专业生产猪牛精液的单位很多,而专业生产羊用精液的单位很少,政府可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单位生产羊冻精。
  
  (三)培育高素质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队伍
  
  现有的技术人员,有的文化水平低,有的实践经验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年龄已不适应现今市场需求,对羊的人工授精技术不熟悉,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无法达到提高受胎率,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针对这些问题,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做好人工授精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是可以选择大中专院校毕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充实基层; 二是将现有技术人员送入大中专院校深造或短期培训等方式提高知识水平; 三是培训推广配套技术,提高人工授精人员的综合技能,使其全面掌握公畜的调教、采精、化验、稀释、分装、保存、运输、发情鉴定、适时配种、输精以及不孕症诊疗等人工授精配套技术
  
  (四)积极宣传引导养羊场应用人工授精技术
  
  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可通过技术讲座、典型观摩等方式进行宣传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规模。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