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猪价暴跌,让很多养猪的朋友始料不及,留言询问的很多,无法一一回答。只好春节前再赶出几篇文章算是统一回复,也算是系统的分享一下我对猪价的系统思考。
我一年一般也会写3-4篇关于猪价的文章,但很少去直接判断短期内的具体价格(因为我也猜不准,我要有那本事,只炒猪价就发大财了。),更愿意给大家一些长期的、趋势性的、思维模型类的、引导性的观点。其实,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才不至于被一些不着边际、不负责任的猪价预测所误导。
短期的价格好猜,因为你可以根据今天的数据来猜明天,一天内的变化其实不会很大。就像最近几天,不用猜,猪价基本是下行,偶有部分区域有“反弹”迹象,但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临近年关,今年的猪市即将结束。春节后会如何,要看养猪人的情绪调整得如何了。
我一直在强调:价值决定价格,供需影响价格。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搞清楚,我们这里再解释一下。所谓的“价值决定价格”是(普通)猪肉的属性决定的。普通的猪肉不能卖出大闸蟹的价格,否则很多人会选择吃大闸蟹,消费量自然就下来了。这叫消费替代,同等价格下,消费者会选择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产品。比如,猪肉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卖肉鸡的价格,否则,肉鸡消费就会减少,猪肉消费会提升。所以,猪肉的价格一定是在一个相对的区域内波动,超出它的价值,就会有替代品,进而影响到需求,从而影响到价格。
商品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价格只能在一个相对的范围内,但这个相对的范围却受到供需的影响。现在可以基本确定的是,需求是相对稳定的,除非节假日、气温、工人返乡、学生放假、北方杀年猪、南方腌腊肉等有短期的影响,即使是这些影响,一般来说,都是有规律的。很多人判断供需,就是根据这些因素和过去的经验。
在这里我要说,经验这个东西有时候会害死人。你认为,中国人喜欢吃方便面吗?很多人会回答:喜欢,很喜欢!但90年代以前中国的市场上是几乎看不到方便面的,这个需求是90年代后才迸发的,所以,成就了“统一”、“康师傅”这样企业在中国的爆发式发展。但有证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中国的方便面销售开始大幅度下滑,每年以上亿的数量下滑。为什么?外卖地迅猛发展,使消费者的兴趣转移。因为方便面毕竟主要还是卖方便,现在有了外卖,叫火锅都可以,很多人就不吃方便面了。所以,需求变了,方便面这个生意进入了秋天,冬天还没到呢。按经验来计划方便面第二年的销售额是不是就不灵验了?因为你没考虑到外卖的影响。需求是会变化的,仅有经验不行,还要有对趋势发展的洞察力。
再说消费习惯。北方喜欢杀年猪,南方喜欢腌腊肉,没错,这是过去。但现在杀年猪和腌腊肉的需求和五年前有哪些变化?减少了几成?没有数据!所以,这种所谓的需求是我们惯性思维的结果。随着年轻一代组建了家庭,他们的消费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到时候,他们还杀年猪、腌腊肉吗?不知道还会下降多少,这是个趋势。趋势就是大家更喜欢方便食品,因为互联网时代,追求的是:快、方便、迭代。别说杀年猪、腌腊肉,现在看春节联欢晚会的都少了很多,这就是消费变化。经验要和变化放在一起看,误差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