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东北生猪价格一开始上涨,市场就表示猪价拐点来了
来源:养猪巴巴网 2018-03-28 09:57:41| 查看:次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玉米主产区,也是国内大豆的主要产地之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亦是为东北养猪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原料。据最新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玉米行业市场研究预测与投资前景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1955.4万吨,东北做为主要产区,在全国各产区中占比超过40%。由于其产地优势,在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较之其他地区都比较低,养猪人的养殖成本也就相对下降,正是因为生产成本较低——东北地区做为中国生猪调出重要区域,生猪调出区域主要北京、天津、但据了解,有些时候,北京、天津只是做为东北生猪外调的一个“中转站”,东北猪外调华中、华南地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东北生猪产量约520万吨,人口一亿左右,按照全国人均40千克的猪肉消费量来算,更有甚者,某安徽地区“猪经济”称:“如果我们这里生猪价格比东北高出5-6毛,那我宁可去东北拉猪”!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东北猪或已遍布全国各地!业内人士透露——东北猪价影响华北地区猪价需要两天左右,影响华南地区猪价4-5天即可。如果说前面三点是提到东北生猪与消耗量不匹配的原因,那么这一方面就是最终的结果!!!
二、东北生猪供应过剩
为什么说东北生猪数量与消耗量不匹配呢?因为东北地区去根本消耗不了那么多生猪!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虽然说“川猪安天下”,但我大东北也不是吃素的!东北地域广袤,生猪存栏量在全国来讲不算少的。再加之由于环保问题,南方诸多猪场都迁移东北,这给东北生猪数量的增加带来有利条件;另外,由于东北被国家定位养猪业潜力增长区域,说明东北地区在生猪养殖业中还“有潜力可挖”,所以一批大企业也纷至沓来,先要在东北地区“分一杯羹”!牧原、温氏等巨头现在都已经在东北有所动作,等2018年这些巨头在东北的产能完全释放,又会是怎样一种光景呢?我们不妨来算一算。方法1:东北生猪存栏6300万头,按照目前东北出栏体重120公斤来算,这些东北的生猪能为其创造约760万吨猪肉,而据数据显示,东北猪肉产量约为520万吨,也就是说还有200多万吨的猪肉盈余;方法2:我国人均年消费猪肉约为40千克,东北人口大概有1亿左右,按照1亿来计算,总得消费量为400万吨,我们再用760万吨的产量减去400万吨的消费量,这个溢出会更大!
以上的计算是趋于理想的状态下得出的,我们将外地屠宰的“东北猪”以及东北人口大量外出的情况抛开,也就是说——就算东北人一年不外出,一亿人全部在家,也消耗不了这么多的猪肉!更何况东北是我国人口数出的重点区域,试问,全国各地哪里没有东北人的身影?所以,东北猪肉产量过剩的情况,远不及上面所计算的这么多!简单的例子说明——为什么春节一过东北猪价就开始下降了呢?究其原因,无非是年后东北人员纷纷外出,拉开“北漂、南下”的大幕,人员数量骤然减少,猪多人少,东三省消费水平受到影响,屠企趁机压了一把。
玉米临时储备取消,全面放开市场化也为东北猪市带来了影响。2016年国家这一举措的实施,让玉米走向市场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玉米临储取消后,东北玉米价格大跌,“逼着”东北地区滋生出不少养猪新人(玉米市场行情差,不如将其用作养猪生产资料),原来的生猪存栏已经无法消化,现在又增加了这部分产能,结果可想而知。猪肉供应已经过剩,再加之新进入猪业的这部分新鲜血液,只会让供过于求的现状更加严重。所以,这也成为了屠企压价的又一有利条件,“你不卖给我,我有的是地方收猪,爱卖不卖”,各位养猪人,大家说,是不是这种情况呢?
三、养殖结构决定规模化水平
虽然随着温氏、牧原等大规模养殖巨头的加入,东北地区规模化水平略有提高,但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养殖户多以基层小散户为主,年出栏不足500头以上的养猪人在东北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有60%以上,散户比例大,另外,由于东北地区是屠宰企业重点关注区域,这就导致了东北养猪人在面临屠企压价之时很容易出现恐慌心理,进而短时间内抛售,让屠企“一压一个准”。最终,粮食主产区优势让东北养猪人生产成本较低,“东北猪”又遍布全国各地,加之屠宰企业的严防死守,最终导致了东北地区成为了中国猪市的风向标,成为了“牵一发动全身”般的存在!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