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面对日趋复杂的疾病,猪场如何做好疾病诊断工作?
来源:硕腾猪业 2018-06-27 09:18:04| 查看:
次
王军,高级畜牧师,武汉金龙畜禽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猪场管理工作29年,主要专长畜牧生产、绩效管理、团队建设、员工思想与技能培训、猪场疾病现场诊断与防控、产业战略发展;在国家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诊断是猪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预防疾病发生、减少疾病流行、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工具。在诊断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清楚猪群感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然后积极采取对症的综合防治措施,最终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随着目前疾病发生、发展日趋复杂,疾病呈早期化和全程化发展,发病猪群以断奶后的保育猪至中猪阶段最为严重。
例如早期感染,在60日龄以前的幼龄猪暴发时,往往呈高死亡率,有的仔猪在早期挺过去了,则在肉猪阶段呈现逐渐消瘦,生长严重迟缓,呈恶病质变化,病程很长。另外混合感染或并发感染日益增多,多种病原在猪场呈持续感染及混合感染现象,使疾病复杂化,如近年来严重困扰养猪生产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该病涉及复杂的病原混合感染、宿主、环境及管理间互作关系,死亡率常因猪场的饲养环境及管理上的差异,而呈现明显的差别。猪场常见持续性及循环性混合感染病原有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流行性感冒、副猪嗜血杆菌及萎缩性鼻炎。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得出结论,犹豫不决,不果断采取相关措施,损失在所难免。因此猪场为了尽快对某种疾病进行快速诊断,可以通过记录、体温、吃料、症状、剖检、药品、血检等实践诊断方针,做出初步诊断甚至确诊。
1、记录
记录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可以正确指导我们的生产,兽医诊断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就是体现了记录的重要性。如记录猪群的品种、日龄、发病率、死亡率、治疗情况、药品效果评估等情况,记录得越详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就越高,另外做好记录还可以体现猪场技术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总之,详细的记录是正确诊断的基础,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降低风险的重要工具。
2、体温
体温是评判猪只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动物传染病大多数具有明显的规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和转归期。但在实际工作中,疫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具有隐蔽性,几乎不表现疾病的典型症状,有时体温会发生变化,但在临床上出现低烧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失去了最佳的防控时间。某种疫病发生后,当看到典型症状时,疫病已进入明显期,这时才知道发生了疫情,为时已晚,损失不可避免。通过常规体温测量和发病期间的测量,能够尽快、尽早地了解疾病的动态,及时监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临床确诊提供有力的依据。
(1)常规体温测量。猪的正常体温是38~39.5℃,但正常体温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也略有变动。如夏天比冬天高,下午比上午高,采食后比采食前高,分娩时比妊娠高,仔猪比成年猪高等等。了解了这些规律之后,把常规体温测量纳入到每天的工作中,以随机测量为基础,每栋猪群抽查10%左右,并做好记录,每天汇总一次。在汇总过程中如果有20%的猪群出现体温偏高,要马上引起警觉,看是否是某种疫病感染后,出现了潜伏期,是否即将会出现疫病大流行,是否需要立即从其它途径搞清楚病原和病因,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等等。
(2)发病期间的测量。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即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对于兽医工作者来说,在疫病发生后,要判断猪群是被什么类型的传染病所感染非常重要。病毒性疾病与细菌性疾病在体温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细菌性疾病一般体温较高,特别是一些急性的细菌性疾病体温往往在41.5~42℃以上,如猪只感染链球菌、猪丹毒、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体温可高达42~43℃,呈居高不下趋势,并最终因高热摧毁机体免疫系统及各个组织器官,导致猪只急性死亡;而病毒性疾病体温一般在40.5~41.5℃之间,如猪瘟在41.5℃左右,呈稽留热,所以从体温上可以参考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感染。
(3)发热是机体遇到病原微生物入侵时的一种应答反应,是与病原微生物作斗争的一种机体反应。退烧药主要以西药为主,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等,这些退烧药主要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血管扩张、排汗增加、呼吸加快从而增加散热,使体温恢复正常。退烧药的副作用很大:①长期使用可产生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和白细胞减少症;②用量过大会因出汗过多而虚脱;③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有增加出血的倾向;④产生免疫抑制。因此在临床上必须慎重使用退烧药。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发热作一个分类,即微热(升高1℃)、中热(升高2℃)和高热(升高3℃)。当猪只发生微热时,可以不使用退烧药;当体温上升到中热时,可以适当考虑小剂量使用退烧药或物理降温;当体温上升到高热时,可以马上使用退烧药并配合对症的抗生素,保护机体免疫系统及各个组织器官不被损伤。
3、吃料
众所周知,猪只从出生到销售,整个生长过程为155天,它的生长曲线(如下图1所示)一直呈上升趋势。猪只每日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必须靠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来提供,所以采食量与生长曲线是呈正比的关系(如下图2所示)。因此保持正常稳定的日耗料是评估猪群健康生长的重要标志,同时又给猪群疾病早期预警与预防提供了有力依据。如猪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很少引起死亡,但是一旦感染后,猪群的日耗料就会低于正常水平,如果不采取紧急防控措施,猪群生长速度就会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消瘦、负增长等情况。
在实际畜牧生产中,饲料中添加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前提条件是猪群必须有较好的食欲能够最大限度摄入药物治疗量。但大多数养殖场因技术和管理条件落后,猪群因疾病采食量产生轻微下降没有引起关注或重视不足,当发展到采食量严重下降时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丧失了最佳防控时间。
在猪场如何在第一时间知道猪群的采食量下降,现举一例说明:某猪场一个饲养员的工作量为1000头猪,正常日耗料2kg/头,日总耗料2000kg,如果每头猪只日耗料均下降50g,那么日总耗料下降50kg,占日总耗料2.5%,这个数据很多人认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根据猪只生长曲线图来看,完全可以怀疑猪群正处在不稳定状态,此时就需要立即寻找原因。
当然引起猪群采食量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如疾病、霉菌感染、环境、气候、免疫、原料、配方、转群及其它应激反应等等,从中分析引起日耗料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引起的,我们要改善环境;是应激引起的,我们要减少应激;是疾病引起的,那么我们可以在此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因此掌握猪群采食情况,制定猪群消耗参考值,就能够了解猪群健康生长动态。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