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后,但差距迅速缩小
无疑,中国的养猪业曾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但这种差距正在迅速的缩小。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猪出栏量和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这的确很悲催,但也无需妄自菲薄。如何客观地认知到差距,找到我们努力的方向,才能不会一直落后。曾几何时,西方列强纠集仅仅上万人的乌合之众(八国联军)就能横行中国,甚至抄了皇帝的老家。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西方列强可以轻视的时候了: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贸易国和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很多人喜欢妄自菲薄,看不到中国的伟大变化,不记得我们当初薄弱的基础,总是用我们最差的东西和列强最好的东西去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差距是事实,唯有通过全民的努力,才会缩小这种差距,而不是做个愤青,而且是一个鄙视祖国的愤青。
前几年,我们走访了很多西方养猪发达国家的猪场,正是这种访问让我们看到了差距,这种差距却不是一天形成的。西方的工业化养猪起步早,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能力。而中国长期处于小规模、大群体的散养格局。这几年,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中国的规模化养猪已经迅速提升到50%以上(按农业部的说法)。尤其是这几年,中国的现代化猪场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在硬件方面,我们很多的规模猪场和西方已经没有了差距,甚至部分领先。中国的楼房养猪模式,甚至引起了国外同行和媒体的关注。大量的西方养猪业发达国家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中国淘金。
应该说,中国养猪业的学习、吸收和转化,已经从走出去,到了引进来的阶段。从早期的买产品(种猪、设备),到现在的买技术(聘顾问,项目制)。这种变化,是质的变化,是更快缩小差距的有效方式。
二、中西方的差距在哪里?
很多人拿中国养猪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喜欢只拿成本说话。这不够客观。
成本的构成其实至少包括五个方面:
1、土地成本(猪场所在地决定)
2、 硬件成本(建设标准、建设时间、折旧和硬件效率)
3、 管理成本(人的待遇和人的效率
4、 采购成本(饲料、保健品等)
5、 科技成本(基因、防疫、方法等)
比如,在东北养猪,土地成本会低很多,但硬件投入(尤其是猪舍)又会高很多。再比如,我国猪的日粮主要是玉米豆粕型,在一些内陆地区,非产地、远离港口,饲料成本就高,但可能生猪售价也高,会抵消。
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地大物博,土地成本很低;美国的大豆和玉米早已实现了现代化种植,而且得到国家的补贴,成本很低,是净出口国,所以,美国的饲料很便宜。简单的用成本来比较是不客观的,而应当排除掉那些非政策性的、资源型的因素,比如土地成本、采购成本。而更多的对管理成本和科技成本进行对标。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和美国以及欧洲的荷兰、丹麦、加拿大等猪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是这两部分。尤其是科技成本:在种猪方面,我们长期依赖进口,被别人赚取很多钱。这是我们中国猪业所欠缺的,其实也是差距最大的地方。
由于中国养猪业过去是散、小、乱的格局,而国家的防疫体系又有很多的漏洞,导致中国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保健成本过高,非正常死亡率过高,这些都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这些,的确和西方养猪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当然,差距代表潜力,也代表机会。中国少数优秀的猪场,其实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猪场相比,这方面的差距已经很小,只是,这样的猪场数量还不是很多。
遗传育种和管理效率是我们挖潜的主攻方向。
三、没有永远的第一
中国有句话叫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当然,这是一种唯心的理解。其实,这一切皆因果。根据西方经济历史等领域多方学者统计:康乾盛世期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32%,到1830年,清朝国力衰弱的已经十分明显,不服康乾盛世的景象,但GDP仍占世界总量的29%。这是个什么概念?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美国排在第一位,占全球的24.32%。如今的美国何其强大,也不及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不过,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华的国力每况愈下,甚至最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说起风水轮流转,中国迅速衰落,而大英帝国、日耳曼帝国(德国)、美国,甚至是苏联,陆续主宰世界。这得益于工业革命和发战争财。国与国之间的强弱易位,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第一,只有卧薪尝胆、奋起直追、挑战自我,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或行业的王者。
历史总是出现不同的机会,有些国家抓住了这个机会,便能够迅速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消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最大的赢家;1991年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和美国抗衡的对手,美国在全球进入掠夺式发展模式。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称霸全球。今天,中国GDP世界第二、军力第三,已经有能力和美国抗衡,这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围堵中国和发起贸易战的根本原因。
上面,我们说得是机会。中国抓住了美国在中东挑起侵略战争,与俄罗斯死掐的机会,韬光养晦地发展了自己。下面,我们想说的是弯道超车,探讨一下,中国的猪业是否进入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