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里发现一个猪场美女老板发的感慨,觉得很有意思,因此拿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事件:
教头一直喜欢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事件是这样的:
这位美女是东北的,养的不算多也不算少,那么养上几百头母猪甚至几千头母猪的猪场呢?家里会有多少这种宣传单和资料?
笑话:
关于这种宣传资料的笑话有很多,其中教头亲身经历的就有好几件。最搞笑的一件是在一个700头母猪场子里的门卫老大爷。
这个老大爷比较有意思,当业务员去拜访猪场老板的时候,他一般会忽悠说老板不在,然后让业务员多放点资料和说明书,并承诺老板回来后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老板并让你留下电话,会第一时间告诉你老板回来的消息。.
跑业务能遇到这样善良可爱的老大爷是不是很高兴?不好意思,所谓的电话永远不会打,而老大爷在你走后会把这些资料搜集到一个大箱子里,半月卖废纸的收入可以换几包烟是没问题的,甚至有的可以换上一条不错的烟。
当你知道这个真相的时候,是不是眼泪已经掉下来?公司给你印刷的宣传资料、花的业务费用,原来很多的真相是这样............
都不容易:
现在的行业很有意思,以上的笑话只是一种现实,而最可悲的是现在企业业务与猪场之间相互算计的现象并不少.......
业务人员和企业想把自己的产品忽悠给猪场,而一些缺乏资金的猪场呢?想通过多接触一些业务人员搞些福利和赊欠.........甚至我见过一个奇葩的猪场,自己育肥猪使用的饲料从不购买?何来?当然是做实证啊!至于手法,你懂的。
当业务人员和企业在抱怨猪场越来越狡猾,越来越难以被套路的时候,其实很多真正养猪好的猪场老板也在抱怨,那么多企业,我到底选谁的?我是养猪的,且现在养的还不错。各种关系、各种理由........如果都试一遍,得花费多少时间?万一失败了,自己要承担多少风险?这些苦衷,几个企业和业务人员真正的会考虑并做到位?
当业务人员、企业和养猪场之间出现了这种微妙关系的时候,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斗智斗勇的现实下,大家都不容易。
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有趣的、奇葩的事情在我们行业每天都在发生,而养猪的群体和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能在养猪行业混到现在的,那个没有几把刷子?
无论是过往的经历还是现实的竞争现实,你拿什么让客户相信你是好人?你不会坑他?你真正的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甚至会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为他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先别急着辩解,摸着自己良心说实话?能具备客户思维和做到位客户思维的企业和业务人员有多少?你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既然做不到,难道猪场都是傻子?人家对你产生质疑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们没有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早就被骗的裤头都不剩了..........
互信: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原因的,而本质的原因是互信问题,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是很难产生互信的,而互信的基础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交往及一个个的体验尝试积累和认同中逐步的产生的。
现在让客户体验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和业务人员的壁垒,更何况后续的体验过程和结果呢?客户体验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至于后续的体验结果,也是需要用心和实力的,现在很多猪场学聪明了,只会为自己需要的结果而买单,当你提供的结果让它们体验不爽或者得不到他们认同的时候,互信就是一个奢望。
行业发展到现在,从套路及客情营销正在向着价值营销而转变,而如何更精准甚至更有效率的提升营销效率成为行业转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产品力好,营销能力弱是一种折磨,而产品力差,营销能力强是一种悲哀,产品力和营销能力的契合度往往是一个企业常青的基石,在不同的时期注重不同的战略、战术调整及运作,使其尽可能的达到一种契合是很多企业成功的不传之秘。
未来的营销变化一定是以产品力为基础的实效结果体验营销这个方向去发展,体验爽不爽,结果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会成为通用的标准。
产品力的塑造源于几个维度:第一是产品本身的功能,第二是客户真正的需求契合,第三是产品通过使用而发挥出的真正效力,第四是这种发挥出来的效力对于猪场需求的满足度和解决度。
互信的产生是需要过程的,而这种过程的延续是需要猪场需求的满足度和解决度不断的灌溉的。离开这个硬性的指标,谈互信只是一个笑话!
方向:
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现象?其实是很多企业和业务人员都在思考以及寻找的现实问题。
如何尽可能且有效率的找到这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答案,最重要的是方向,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未来的硬性标准是结果思维和标准为基础的诚信价值共同创造及分享为主流的合作模式.........
当你还妄想着以固化的思维和传统的套路去开拓市场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落伍,这种落伍是可以预判的,因为大部分企业和销售人员都处在这个认知和层次。
差异化是未来突围的一个实用方法及选择,但是如何做到差异化的结果其实并不容易,说到、想到都很容易,做到呢?那是困难重重,不然差异化也就成了大路货,注定只适合少数人的选择。
行业发展的方向是清晰,但是如何去选择是众多的,如何去做更是多彩缤纷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标准是无情的,那就是结果,你做出的结果是不是你的客户需要的,有没有替代性?是不可替代,还是不易替代,亦是随时替代?
你既没有产品的定价权,又没有提升产品运营效率的能力,客户为什么选择你?逆向思维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你要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把它形成一种习惯,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方向之后,就是练、就是做、并在练与做中力求做到,才会如鱼得水,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