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关税从10%提升到25%,中美关系再次进入紧张。
近一个月以来,豆粕价格一路走高,截止7月底豆粕价格同比5月初上涨了300元/吨。然而据经济日报报道,通过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增加杂粕进口、扩大国内生产等措施,2018年内我国大豆进口量有望减少1000万吨以上。
美国政府周三表示,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的征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寻求加大对中国施压,促其在贸易问题上作出让步,这使得中美关系再次进入紧张。8月3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这种变化多端的贸易形势也造就了豆粕飘忽不定、剧烈波动的行情。
8月3日吉林省豆粕市场行情动态,长春九三43蛋白豆粕进口压榨的停报,基差报价对连豆粕1809+60(3229)元/吨(18年8月),8月2日无现货成交,基差成交对连豆粕1809+60(3229)元/吨(18年8月),无成交。46蛋白豆粕进口压榨的停报,基差报价对连豆粕1809+160(3329)元/吨(18年8月),8月2日无现货成交。
本周豆粕现货价格上涨,沿海平均价格由3050元/吨涨至3120元/吨。国内方面,豆粕提货速度非常差劲,从油厂出台各种促提货的消息就可窥视提货的情况。国内豆粕价格虽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但也恰好说明着豆粕供需的真实写照。
截止7月31日,豆粕报价3110-3160元/吨,同比前一天上涨30-50元/吨,局部市场甚至上涨50-70元/吨。近一个月以来,豆粕价格一路走高,相比6月底已经上涨200元/吨,同比5月初降价上涨了300元/吨,而7月底以来豆粕涨价速度加快。
因市场担心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国内方面,港口大豆到货集中,且油厂豆粕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催提货现象五花八门,但人民币持续贬值,且加征进口关税后,大豆成本不断上升。
中美贸易关系继续挑逗着国内外大豆、豆粕市场“神经”,其行情涨还是跌,和它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未来市场走向如何,需要我们时刻密切关注其贸易关系发展与变化。当然,美豆产区天气炒作或更加明显,也将成为进一步指导国内外期现货市场走向另一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据经济日报8月5日报道,近日,笔者在走访相关行业专家、综合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后发现,通过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增加杂粕进口、扩大国内生产等措施,2018年内我国大豆进口量有望减少1000万吨以上。
推广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可实质性减少大豆需求。目前我国正在全国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推广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添加氨基酸,降低豆粕等蛋白原料添加比例,而不影响生产性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的研究表明,猪在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低蛋白日粮(蛋白添加比例降低3%)并补充四种限制性氨基酸后,猪肉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
据广东恒兴饲料事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海涛介绍,目前我国赖氨酸生产能力充足,而且使用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可以减少约5%至7%豆粕消费需求,折合大豆约500万吨。因此,通过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减少我国对大豆的实质消费需求,是可操作、可持续的。
增加杂粕进口可有效替代大豆进口。饲料中的蛋白原料不仅只靠豆粕,也可来自于其它杂粕,如菜籽粕、棉粕、葵粕、棕榈仁粕等。当前,饲料中豆粕使用比例高,价格便宜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豆粕价格上升,选择其它替代品将变得经济可行。
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李强介绍,2018年全球除豆粕外主要粕类产品出口前三大品种依次是棕榈仁粕、葵仁粕和菜粕,其中,棕榈仁粕出口723万吨,葵仁粕出口684 万吨,菜粕出口613 万吨。而我国目前棕榈仁粕、葵仁粕和菜粕的年进口量并不大,其中,棕榈仁粕进口45 万吨,葵仁粕进口15 万吨,菜粕进口100 万吨,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据李强测算,今年如能增加进口250万吨油菜籽(折合150万吨菜粕)、350万吨葵仁粕、300万吨棕榈仁粕,理论上可替代约480万吨豆粕消费,折合进口大豆约600万吨。
此外,养殖业亏损也导致对豆粕需求减少。今年3月开始,国内生猪价格迅速回落,生猪养殖利润进入亏损区间。4、5月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和同比持续下降,生猪集中出栏数、出栏体重等指标大幅下降,导致4至6月国内豆粕消费同比减少1.3%。预计未来几个月豆粕需求还可能继续低于去年同期,这将持续抑制国内大豆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