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柯炳生:我国粮食需求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来源:重农评 2018-08-10 09:38:28| 查看:

 
  2018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4月下旬在京召开。从2014年开始,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对各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大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农业大国派员参加。我应邀在大会上做了报告,选了我国粮食需求的变化趋势做主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一是因为重要,二是因为我长期关注和研究,三是观察到若干重要发展趋势,想提出来引起大家注意,有所警觉,做更深入的研究,并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考虑。
  
  先说下粮食消费统计上的概念。首先,分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直接消费,就是口粮消费;间接消费,是指吃的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源食品中所包含的粮食,即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饲料粮。按照一定的饲料转化率标准,可以根据这些产品的数量,计算出饲料粮数量。另外,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是不一样的。城市家庭中的口粮是成品粮,如大米和面粉;而农村家庭,则是原粮,如稻谷和小麦。原粮可以大致按照0.7的系数,折算为成品粮。
  
  第一个判断,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数量,还将不断增长。首先,城镇人均的直接消费量已经十多年保持稳定,而动物性食品继续增长;同时,农村人均的直接消费量呈继续下降趋势,但趋势减缓,同时,动物性食品增长趋势较强;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持续发生重要变化,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超过2000万人,而农村居民人口持续减少,由于城镇人口的人均粮食消费总水平显着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即便人口总量不变,城市比重的增加就意味着粮食需求的增加;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农民工的粮食消费水平,比统计部门调查的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水平,都显着为高。中国农业大学典型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民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高出50%左右,比城镇居民高出30%左右。其间的道理不难理解:农民工比农村人口收入更高,而比城镇人口劳动强度更大。这四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肯定还会继续有所增加,估算每年增加0.5%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人口总量继续增加,每年为0.5%-0.6%。把人均增长和人口总量增长两项因素综合起来,可以推断,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应在1%以上。
  
  第二个判断,人均大米的消费量,应该是稳定乃至缓慢下降的。从生活经验上看,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面食消费渐长,替代大米,在早餐方面表现最为明显。从统计数据看,近7 年来,人均稻谷生产数量保持为150 公斤左右,并没有明显增加。但是,目前稻谷的过剩库存却是较多的。过剩库存量,如果大于进口数量,那就意味着人均消费量下降了。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未来,我国大米(稻谷)的总需求量增加速度,最大不会超过人口增长幅度,即小于0.5%。国内生产的增长,应该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第三个判断,人均小麦的消费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同稻谷比较,近7年来,人均小麦生产数量是增加的,从86-87公斤,增加到93-95公斤。而小麦的过剩,并不像稻谷那样突出。对小麦需求的缓慢增加,应该主要发生在城镇人口中间,既包括中式饮食习惯变化,也包括西式饮食的影响。如果由于主产区水资源等因素的约束,国内小麦生产增长速度落后于需求,进口需求就要增加。此外,再把小麦品质方面的原因考虑在内,进口需求增加的可能性就更大。小麦的国际市场容量很大(目前每年出口超过1.8亿吨),对我国增加些进口,不构成限制因素。影响进口的关键,是小麦进口配额制度。
  
  第四个判断,大豆的需求总量,会继续增加。这一点,几乎毫无悬念。人口总量会继续增加,人均肉禽蛋奶消费数量也会继续增加,这两个因素叠加,必然要拉动饲料需求的增加,拉动豆粕需求的增加。出于各种原因,国内大豆生产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因此,进口的增加,是势不可免的。
  
  第五个判断,玉米的需求数量,也会增加,道理同大豆。不过,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内的玉米生产能力,可以满足需求的增加。附带说一句,我国玉米生产能力的大幅度增加,超出了国内外几乎所有专家的预料和预测。20 年前,专家们争论的,不是是否会进口,而是进口会多大,是5000 万吨,还是9000 万吨。
  
  最后,再提一句马铃薯。对马铃薯的需求,肯定会继续增加。只是,马铃薯对主食的替代作用,可能主要是大米,而不是面粉。对面粉的替代,尽管在营养价值上有优势,但既受市场价格限制,也受消费者口味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对马铃薯需求的增长情况,主要取决于城市化情况和马铃薯西式消费方式的扩展速度。
  
  以上判断,都是初步的。有关研究人员可以深化分析研究。其中第一个判断,最值得特别关注:未来一个时期中,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仍然是持续增加的。当前的过剩,不是长远趋势。藏粮于库,只能管眼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是长远之计。这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加大投入。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